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全套作品集汇编!
📢
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于北京时间2019年5月17日离世,享年102岁。
相信非常多的人,在书上,或者到过实地,看到过,感受到过,震撼于他的建筑。
从玻璃金字塔,到美秀博物馆,到东馆,到香山饭店,到苏博……
唯愿:逝者安息。
借此,我们来回顾一下贝老的一生。
1917年,贝聿铭先生出生在广州,望族之后。
10岁时,回到上海就读青年会中学,高中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
18岁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22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年贝聿铭退役,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7岁,留校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
28岁那年,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
43岁时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那年他62岁,而于此前一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的设计,已经奠定了贝聿铭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的地位。
47岁时为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政府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建造时间长达十五年,于1979年才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贝聿铭根据自己的一贯想法———“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贝老的晚年,仍接手了很多的建筑设计,最著名就属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中银大厦,伊斯兰博物馆。
贝老一生,一共设计了26座落成建筑,一共荣获了10项荣誉学术奖,荣获了28项建筑业奖项,荣获了5项社会荣誉奖。其中包括建筑界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建筑奖。
如果我一开始只做形式,我就会是雕塑家,不会成为建筑师。建筑师首先必须把一切事情整合起来,之后才创造形式。你得同时考量许多事情。但形式绝非不重要——其实,那不是最终目的。你不能光从形式着手,然后把功能随意塞进来。我不会这么做,如果你这么做,肯定无法成功。
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我现在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却依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贝聿铭
以下是他的建筑作品代表作。
建筑作品:
1949年 港湾石油公司办公楼
1955年 丹佛美国国家办公楼
1956年 富兰克林国家银行/罗斯福广场购物中心
1960年 丹佛市希尔顿饭店
1962年 玛莉亚城广场大厦
1963年 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
1967年 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1971年 海港大楼
1972年 达拉斯市政厅
1974年 国家美术馆东馆
1977年 汉考克大厦
1978年 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
1979年 肯尼迪图书馆
1981年 摩根大楼
1982年 香山饭店
1982年 中银大厦
1985年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1989年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1990年 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
1995年 中国银行总行大厦
1996年 美秀美术馆
1998年 摇滚音乐名人堂
2006年 苏州博物馆新馆
2004年 中国驻美大使馆
2006年 澳门科学馆
2008年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1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法国巴黎
1983年—1989年
▼
改造巴黎卢浮宫设计图纸
▼
贝聿铭为卢浮宫扩建设计的图纸
▼
贝聿铭在卢浮宫金字塔模型前
▼
贝聿铭与卢浮宫金字塔
▼
2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卡塔尔多哈
2000—2008
▼
这座博物馆在2008年顺利开馆,
贝聿铭称这个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将是他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贝老的目标是
将较久远时代的价值观融入当今的文化之中,
或如他所说的,
捕捉住“伊斯兰建筑的精髓”。
博物馆外墙用白色石灰石堆叠而成,
折射在蔚蓝的海面上,
形成一种慑人的宏伟力量。
3
美秀美术馆 (Miho Museum)
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6-1997年
▼
贝老以桃花源为原型,
精心策划设计了这栋美术馆。
整个美术馆的参访过程,
好比是世外桃源的发现之旅,
峰回路转,引人入胜,
唯美景致处处动人,让人留以回味。
美术馆平面图
▼
局部鸟瞰图
▼
鸟瞰图
▼
隧道
▼
4
苏州博物馆
2003年—2006年
(新馆)
▼
建筑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
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
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
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苏州博物馆片石假山手绘图
在建筑的构造上,
玻璃、钢铁结构
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
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
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
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
5
香港中银大厦
香港
1983年—1989年
▼
香港中银大厦
楼高七十层
以竹子(节节高)的形象作为建筑主题
外形极富想象力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结构模型
▼
贝聿铭在研究结构模型
▼
6
中国银行总部大楼
中国北京
1989年
▼
香山饭店
北京
1982年
▼
7
路思义纪念教堂
台湾东海大学
1956—1963
▼
8
艾佛森美术馆
美国纽约
1968年
▼
9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
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
1960-1967年
▼
10
克莱奥罗杰斯纪念图书馆
美国俄亥俄州
1969年
▼
11
德国历史博物馆
德国柏林
2004年
▼
12
纽约市贾维茨会展中心
美国纽约
1986年
▼
13
波士顿美术馆
美国波士顿
1981年
▼
14
新加坡华侨银行中心
1976年
▼
15
罗彻斯特大学学生活动中心
美国罗切斯特
1976年
▼
16
费城社会山项目
美国费城
▼
17
上海艺术博物馆
中国上海
▼
18
威斯纳馆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
1985年
▼
19
达拉斯市政厅
美国德克萨斯州
▼
20
莫顿·梅尔森交响乐中心
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
1981—1989年
▼
21
德克萨斯商业银行大厦
美国休斯顿
▼
22
雅各布·杰维思会议中心
▼
23
澳门科学馆
澳门
2006年
▼
贝老照片
贝氏全家福(左一是贝聿铭)
▼
贝聿铭父亲贝祖诒和夫人蒋士云
▼
贝聿铭年少时与家人的合影(左一)
▼
少年贝聿铭在狮子林
▼
贝聿铭在法国罗浮宫前
▼
贝聿铭与陆书华的结婚照
▼
贝聿铭与家人
▼
贝聿铭和杰奎琳·肯尼迪出席新闻发布会,1964年
▼
贝聿铭和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
巴黎卢浮宫施工现场,
中间手持玻璃材料的是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
密特朗旁边戴红色安全帽的是贝聿铭。
▼
贝聿铭与罗纳德·里根总统及夫人南希合影
▼
贝聿铭在讲解中国银行总行大厦模型
▼
贝聿铭与儿子
▼
贝聿铭回苏时与贝氏亲友的合影,1989年
▼
贝聿铭与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
贝聿铭获Leonore and Walter Annenberg Award,2012年
▼
贝聿铭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
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的故事
数不尽道不完。
一路走好。
参考资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
[2]. https://www.pcf-p.com/
[3]. 《贝聿铭传》,迈克尔·坎内尔著
[4]. 《贝聿铭全集》,朱迪狄欧著
End